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喀斯特山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階段工作總結暨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喀斯特山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階段工作總結暨學術研討會于4月12日在昆明圓滿閉幕。該項目主要成員,貴州省科技廳、中科院昆明分院、畢節地區科技局和我園的有關領導共50多人參加
2009-04-21
我園能源植物科研團隊成立啟動會議召開
4月17日下午,我園能源植物科研團隊啟動會議通過視頻在版納園部和昆明分部召開。這次會議是對西熱植園發字(2008)87號文件《關于成立能源植物科研團隊的決定》貫徹和落實,我園能源植物科研團隊將進入實質性運作中,
2009-04-21
我園發現芭蕉科新種——云南芭蕉
在西雙版納豐富的野生芭蕉屬植物中,在海拔900米以上的森林里,有一種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綠芭蕉或綠皮芭蕉的種類,過去一直未被文獻記載。經我園研究確定為新植物并命名為“云南芭蕉Musa yunnanensisH
2009-04-19
我園發現中國大陸新記錄植物清脆枝
近日,我園標本館在進行“瀾滄江流域上游地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課題野外工作中,分別在滇南西雙版納和滇西臨滄地區首次發現清脆枝植物Nothapodytes nimmoniana (J. Graham) Mabb.(標本采集號:王洪6890;周仕順2
2009-04-15
我園科研人員在龍腦香樹木生理學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龍腦香科植物是亞洲熱帶雨林最重要的植物科、標志性樹種。該科樹木生產優質木材,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生態價值。亞洲原始熱帶森林的面積正不斷減少,龍腦香科植物分布的原生境正在遭受嚴重破壞,為了保存它們的種質資源
2009-04-13
我園發現一新記錄種——腺萼馬銀花
3月初,我園標本館在進行“瀾滄江流域上游地區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課題野外工作中,在滇南普洱地區江城西部山區,海拔1800米的山地雨林中采集到杜鵑花科的腺萼馬銀花Rhododendron bachii H. Lév. 植物標本(標本采
2009-04-02
我園兩位學者獲2009年度中國科學院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資助
根據《關于公布2009年度獲中國科學院王寬誠人才獎人員名單的通知》(科發人教函字〔2009〕53號)獲知,經中國科學院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核準,我園馮玉龍研究員因為科研成績突出,獲得中國科學院王寬誠西部學者突出貢獻
2009-03-25
西雙版納20公頃熱帶森林動態監測樣地樹木胸徑測量環安裝完成
2009年3月13日,我園完成對補蚌20ha.的熱帶森林動態監測樣地樹木胸徑測量環全部安裝工作。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董瀟碧(Shirley Xiaobi Dong)到樣地對工作人員進行了安裝方法培訓,并提供了詳細的技術指導。胸徑是生態
2009-03-20
馮玉龍研究員榮獲2008年度政府特殊津貼
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做好2008年政府特殊津貼有關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09]22號)文件批準,我園生物入侵生態學研究組組長馮玉龍研究員被批準享受2008年政府特殊津貼。馮玉龍研究員多年來一直從事生物入
2009-03-20
中國科學院大型儀器共享管理系統投入正式運行
中國科學院大型儀器共享管理網是院推動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技術協作與交流的重要工作平臺。共享網由院制定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研究所和區域中心結合自己的特點自行建設,院在所級和各區域中心共享網建設取得成效的基礎
2009-03-16
中國科學院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正式啟動
西雙版納植物園于3月1日舉行了中國科學院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并召開了重點實驗室第一屆第一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園主任陳進在啟動儀式上致歡迎詞,院生物局蘇榮輝副局長、昆明分院郗建勛副院長分別作了重
2009-03-02
版納植物園在熱帶森林樹種多樣性分布研究取得新進展
人為干擾和森林退化嚴重破壞了熱帶森林原有的樹種多樣性、系統發生分類多樣性和物種組成,這種去除式的永久性破壞貫穿了整個熱帶地區,尤其是森林砍伐較為嚴重的亞洲熱帶。上述信息的恢復和模擬重建一度是從事熱帶森
2009-02-25
我園4位科研人員喜獲卡尼爾社區植物保護基金贈款項目批準
我園4位科研人員喜獲卡尼爾社區植物保護基金贈款項目批準在科技外事處的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園付永能、譚運洪、莫曉雪、趙金麗分別關于“基諾族旱稻保護項目”、“珍稀瀕危植物四數木的就地保護與再引種研究項目”、
2009-02-21
我園一研究項目獲“亞太全球變化研究網”資助
自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分別與老撾(2007年)和越南(2006年)簽訂科學研究合作協議以來,首個科學研究項目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啟動。以土壤生態創新研究組鄒曉明博士為主持人的“熱帶橡膠林種植對土地呼吸溫
2009-02-10
我園科技人員在森林片斷化的生態效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劇,森林片斷化過程在世界許多森林分布地區都十分普遍,由此產生的森林邊緣也已成為森林景觀中普遍存在的景觀要素,森林管理者迫切需要深刻了解其生態效應,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科學的森林管理和保護策
2009-02-09
PNAS:外來植物入侵機理的新進展
2009年1月26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單位共同完成的重要科研成果
2009-02-01
哀牢山生態站開始監測樹干呼吸和土壤呼吸
云南省存在大面積的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森林,其碳匯效應及其對國家減排的貢獻率,乃是國家制定減排相關的重大戰略決策時急需的數據。為了揭示現存面積最大的云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碳匯源特征、變化規律及其形成機
2009-01-23
曹坤芳研究員承擔國家基金重點項目通過驗收
我園曹坤芳研究員主持的 “云南元江干熱河谷植被退化機理和重建試驗” 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于1月8日在北京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結題驗收,評為良好。該項目批準號為90302013,執行期限為2004-2
2009-01-23
版納植物園生物能源及保護生物學綜合研究平臺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和概算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知識創新工程第三階段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云南天文臺科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的批復》的通知,我園生物能源及保護生物學綜合研究
2009-01-20
哀牢山生態站建成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通量觀測系統
云南省存在大面積的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森林,其碳匯效應及其對國家減排的貢獻率,乃是國家制定減排相關的重大戰略決策時急需的數據。為了揭示現存面積最大的云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碳匯源特征、變化規律及其形成機
2008-09-21